2022国考招警考试申论范文:教育春风似剪刀 裁出农村新气象
2021-01-26 22:18:28|来源:中公辽宁警法考试网
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,即使我们在石头森林的城市工作,依然心藏“复得返自然”的田园梦 。农村既然我们物质上的生活,生产的场域,更是精神寄托之所:在循环自然怀抱中,保留天堂牧歌的微光。这种文明得以延续,离不开背后的制度支撑:其中耕读传家的教育模式居功至伟。
市场化推进,城市各种虹吸效应,空心化严重,文化记忆渐渐遗落。倘若不加以拯救,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”只会存留记忆里,“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”,“外面像个村,进村不见人,老屋少人住,地荒杂草生。”是常态。鉴于此,我们必须通过采取优化乡村教育等措施,让农村重焕光彩,坚决不让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、留守的农村、记忆中的故园。
究天人之际,持改善农村之志是避免农村荒芜的起步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%以上,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,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,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:城乡统筹、城乡一体、互相促进。韩国在城乡矛盾加剧下,及时推出“新村运动”,复苏农村也助力城市发展。目前二元结构下,农村存在各种短板,亟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,实现共同富裕。
通古今之变,纳优化教育之法是留住农村根魂的法宝。“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”,要发展农村必须优先发展教育。孟子强调“谨庠序之教”,梁漱溟发现乡村建设中教育的价值,舒尔茨论证农业发展需要发掘人力资源;然而现实不容乐观,中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,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有亟加强,许多家长学生都出现教育认知偏差。因此,大力促进教育公平,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重点向农村倾向,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,不会荒芜。
“田园将芜胡不归”,农村的衰落正呼唤积极行动。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”,教育内涵丰富,文化科技知识之外,传统乡土伦理,风俗,治理模式都应包涵其中。相信通过教育,农村绝不会成为荒芜的农村、留守的农村、记忆中的故园,农村会欣欣向荣,处处是希望的田野。

快速访问手机站

相关推荐
2022国考招警考试行测常识判断考点之中共党史
01-262021国考面试题中活动策划如何有创意
01-26狭路相逢勇者胜——如何在国考面试中脱颖而出?
01-262021国考面试技巧:零基础的你该注意什么呢?
01-262022国考招警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——有效
01-262022国考招警考试申论备考素材: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
01-262022国考招警考试申论写作技巧:破解分论点论证不充
01-262022国考招警考试申论文章写作这几点技巧须掌握
12-292022国考招警考试行测技巧:巧用比例解题
12-292022国考招警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毛泽东思想概论记忆方
12-292022国考招警考试行测直言命题之推出关系
12-292022国考招警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技巧点拨
12-29
讲座活动
课程推荐
考试信息
时政热点
备考资料
考试题库
快捷入口